經過上篇啰哩八嗦的安裝過程,
再來就是重頭戲了,
先出去試試夜間效果如何(因為弄完已經晚上了XD)。
這邊先提一下上文有說,本來後鏡頭是裝在牌照架上,但是抖動實在太厲害,所以隔天我就換到尾燈下方,雖然有點突兀,但也只能先這樣了。
基本上跟視訊有關的就只有EV值可以調,所以放上EV-1, EV=0, 及EV+1
的視頻作為比較。
EV -1
EV=0
EV +1
可以發現在EV為0的設定下,反光路牌會因為車燈路燈及光線有過曝現象,
有些字會被強光暈染到不能辨識,EV為1時就更不用說了,
不過當EV調到-1時,路標就清楚許多,但周圍就會變暗而暗處細節就變少了。
原圖
EV -1
EV =0
EV +1
截圖比對
原圖
EV -1
EV =0
EV +1
截圖比對
於是隔天我就做了實驗,用EV=0 及 EV-0.33來做比較,如下
M760D前鏡頭, 夜間, EV=0
M760D前鏡頭, 夜間, EV -0.33
M760D後鏡頭, 夜間, EV=0
M760D後鏡頭, 夜間, EV -0.33
影片對比下來,EV-0.33後亮度沒有變很暗,周遭暗處稍暗淡不影響辨識,
而除了路牌會清楚一點,原來EV=0時過曝的店家看板也變得可以辨識。
在可對焦範圍內,車牌辨識不受影響。
若前車牌被大燈反光時過曝,EV=0時完全不可見,
而EV -0.33時至少還有輪廓可視。
但後鏡頭的差異倒是不明顯,猜是原本後鏡頭的設定就偏暗,所以差異才不明顯。
然後是白天的對比,EV設為-0.33後,
可以發現因為增強邊緣的白邊會稍微弱一點,
也比較不會刺眼。
所以最後睡熊決定以後就固定在EV -0.33的設定。
M760D前鏡頭, 日間, EV=0 均速50KM/H
M760D前鏡頭, 日間, EV=0 均速70KM/H
M760D後鏡頭, 日間, EV=0 均速50KM/H
M760D後鏡頭, 日間, EV=0 均速70KM/H
M760D前鏡頭, 日間, EV -0.33 均速50KM/H
M760D前鏡頭, 日間, EV -0.33 均速70KM/H
M760D後鏡頭, 日間, EV -0.33 均速70KM/H
另外,GPS定位速度,
第一次開機到戶外定位完成約為3分鐘,
隔了一天再出戶外約為2分半,
(此次停車時間約為12小時)
然後若是暫停一段時間再出發,約12秒完成定位
(此次停車時間約為3小時)
再來是使用心得部分,既然Mio PM說可以說實話,
那我就實話實說了。
一、組裝部份
主機,連接線,到鏡頭都採分離式,這樣的設計睡熊覺得很好,
因為拉線是件很麻煩的事,若主機或鏡頭故障的話,
就只要拆下部件即可,節省拆裝時間。
二、WiFi連接部份
因為可以即時串流視訊,所以可以省略主機上的螢幕,
可能有人覺得少了螢幕很麻煩,但睡熊反而覺得電子零件少了,就少了故障機率,不過傳輸速率真的有點慢,
100MB的傳輸約花了2分鐘,平均約 0.84MB/s,
老實說即使是模擬的AP Mode也不應該這麼慢,
不知道是有什麼問題不能克服,
希望爾後更新有機會提高速度。
三、APP部分
連接速度普通,畫面簡潔,
前後鏡頭可即時預覽又同時錄影,
若是可以增加鏡像模式,那就可以用後鏡頭即時預覽當後視盲點也不錯(當然手機要一直開著)。
另外,翻了所有選項,似乎沒有察看記憶卡剩餘空間的資訊欄,若有誰知道請更正我,謝謝。
四、記憶卡部分
Mio 建議不要用Sandisk的記憶卡,而較推薦Kingston的,
理由是Sandisk用的Memory controller供應商比較多,
品質不一難控制,這點睡熊可以接受。
不過有點要注意,換SD卡第一次一定要Format,
不然紅燈會閃。
另外睡熊後來換了Kingston的64G C10 U1卡,
本來擔心前後1080P會不會寫入來不及(U1最低順序寫入為10MB/s),
不過目前看起來是OK,應該是不用上到U3等級。
五、主機部分
主機的尺寸比較小,也節省了安裝空間,
對檔車來說省了不少煩惱。
而Mio的建議工作溫度是-10~+60度之間,
就目前測試是還沒有掉過檔案,或熱當的現象,
之後有騎長程再看長時間高溫的測試。
另外內部沒有電池就沒有換電池的煩惱,
反正有GPS校時不怕紀錄時間跑掉。
六、攝影品質
首先對不起Mio,我必須說前鏡頭畫面並不討喜,
但作為一台行車紀錄器,它又是稱職的。
從上面的紀錄影片可以發現,因為前鏡頭畫面過於強調邊緣,
所以任何物件的邊緣都會有白邊現象,
造成整個影片看下來,因為太強烈的對比造成眼睛的不舒服。
多雲(EV=0) 車輛及建築物有明顯白邊
向陽(EV=0)因為太凸顯邊緣,導致柏油路顆粒也被強調,影片撥放時會閃爍。
不過,M760D就是個行車紀錄器,主要的工作就是紀錄行進間動態,就以下面幾張截圖說明(以下內容皆為EV-0.33)。
因為130度廣角的鏡頭,約半個轎車車身的距離內,
就可辨識左右兩線道的車牌。
左右兩線最差可辨識車牌距離約兩個轎車車身。
與前車等速,最差可辨識車牌約為兩個半轎車車身。
而後行車紀錄器的守備範圍也差不多。
夜間最差可辨識距離也約有兩個轎車車身。
基本上我們騎車除了怕被撞,當然最怕的就是被逼車,
而M760D的廣角極大光圈只要在聚焦範圍都可以明辨
路標,車牌,告示牌及車型,同時夜晚仍可辨別周遭環境,
這樣至少有人逼你車的時候,可以清楚還原完整過程做紀錄。
另外高速及震動抑制也在可接受的範圍。
所以才說M760D是對得起它行車紀錄器的定位。
只是睡熊還是覺得增強邊緣的效果其實可以不用調得這麼強,
也可以找到平衡點。
像是對比後鏡頭的成像會發現,
後鏡頭的畫面表現就自然的多,
去除稍微偏綠的畫面(Mio說後鏡頭有做防眩光處裡),
事實上並沒因為"沒有增強邊緣"就丟失細節,
而且整體視覺表現舒服的多!
若目前有買家想要考慮,卻不喜歡前鏡頭的表現,
可以試著將EV值調低。目前睡熊就是調到EV-0.33,
差別如下。
但調EV只是讓白邊暗一點,強光下白邊還是會現形,
所以或是乾脆將前後鏡頭對調也可以,
因為後鏡頭的整體表現其實還不錯。
當然,可以的話,還是希望之後的更新,
Mio可以考慮稍微修改一下增強邊緣的程度,
或是有選項可以讓使用者調節,
這樣的畫面會更符合大眾的期待。
結語
基本上睡熊覺得整體上軟硬體是滿意的,
穩定性也不錯,主機本體工作溫度也不會很燙。
組裝上也不難,絕對適合喜歡 DIY的買家。
唯獨想再強調的,
就是希望前鏡頭的影像處理可以再柔軟一點會更好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